ERP选型过程中:信息化合同的签署至关重要
我们知道关于ERP实施现在有很多种方法,很多的选型方法只是大型的企业比较适用,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大企业的选型方法和中小企业运用ERP管理系统又存在的一定联系与差别。
中小企业应用ERP需要见效快,应用快等特点,因此,中小企业在上应用ERP管理系统之前,选型是关健,而在选型过程当中,信息化合同的签署又显得至关重要。
1、仔细看清楚ERP合同的种类
现阶段的ERP合同种类比较多,它按照不同的功能、不同的模块进行划分,因此,要求CIO在签署ERP合同前要充分了解企业的业务状况,对于合同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这些规划包括如何制定长期的的规划和短期的规划。只有在做到万无一失的情况,才会为企业真正的去创造价值。
2、签署合同前再次对产品进行演示
作为CIO有必要进行对于产品的二次演示及操作,以便发现在软件产品当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在ERP合同签署前,取消产品的一些不必要的附加功能,增加企业的必需的部分,从而形成产品完全适应企业的业务发展的需求。
3、在合同中确定ERP项目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
如何快速的上线ERP,但又不影响企业的业务的已经成为中小企业CIO所关注的ERP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更需要具备快速完善的特点,而ERP本身的功能模块特别多,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时间制定,那么项目就会越托越久,从而导致整个ERP项目最终的失败。
4、二次开发及服务很关健
任何产品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对于企业来讲在完善的产品功能面前, 企业需要满足“个性化”需求,针对行业及企业自身的特点,企业需要定制进行二次开发,在二次开发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企业的服务。因此,当CIO在和IT服务商签署信息化合同前,要把二次开发的费用、成本适当列出,加入到整个信息化的项目当中,让IT服务商从总体的价格降低,节省企业二次开发的费用。
5、确定项目的实施方式
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财务、销售、制造、分销和供应链管理等诸多方面的重要信息以及这些方面的智能化的决策支持服务。ERP项目的实施方式应从四个阶段来划分,即需求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